第23章 出击高丽(第2/3 页)

永乐大帝 焚琴煮鱼 63 字 2024-05-24 20:05:06

撤离辽东地区。

与此同时,北元势力也在这场战争中遭受了重创。他们原本试图在辽东地区与明朝抗衡,但面对朱棣的强大军队,他们只能逐步退出这一区域,向蒙古一带退缩。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辽东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为明朝未来的边疆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棣的胜利不仅是对高丽和北元的震慑,更是对明朝自身实力的一次有力证明。他通过这场战争,成功地将辽东地区纳入明朝的版图,扩大了明朝的疆域,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随着辽东地区的平定,明朝的边疆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朱棣也借此机会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地位,也为后世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丽的国王有意出兵辽东,向明朝开战夺回辽东。在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二十五日,高丽让9岁的王禑继承王位,史称高丽禑王。尽管如此,部分大臣对他的继承权保持异议,王禑也觉得有点不那么理直气壮,因此他亟需用行动证明自己,树立权威。

而敢于向大明开战,是最好不过的方式。自古以来很多对外战争就是转移国内矛盾,王禑这样做不难理解。问题是他怎么明白面对的是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刚刚开国,武力值处于顶峰的帝国!

王禑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昏头,而是有一定的自信,这个自信来自他有个悍将李成桂。拥有悍将,高丽自信心爆棚

李成桂出身新罗贵族。父李子春为地方豪族,任双城总管府千户。1356年,高丽攻其地,李子春随即归附,任东北面兵马使。此人自幼爱好打猎,武艺尤其是射艺高强,而且有军事天赋,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战功卓着,所向披靡叫人闻之色变。

1361年,李成桂只用了1500人就迅速平定了让其他政府军一筹莫展的,秃鲁江万户朴仪发动的叛乱。

1362年正月,他又和上将军李芳联手击退了红巾军的入侵。

当时中国境内红巾军数万人在潘诚的率领下渡过鸭绿江,侵入高丽境内,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无敌,连克多州,一直打到西京今朝鲜平壤。但是李成桂一出现,红巾军就开始节节败退。

李成桂既然是悍将,对敌我的实力是十分的了解。自然反对这样的做法,问题的关键是王禑采纳了激进派门下侍中(相当于丞相)崔莹的意见一定要战,这里面的根本原因是借机削弱的李成桂的实力。

宫殿内,金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