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5 页)

这一段之后,一直到大海边,每隔三五十里,建村子。”

裴七不太明白,问:“村子?要做什么?”

裴三郎说:“这里靠海,能产盐,以后我们用盐上可以自给自足。这一片是浅海,风平浪静,从生长的大树就能看出,这里不处在台风地带上,适合搞渔业养殖。渔民可以出海捕鱼,也可以养鱼,还可以种海带、海菜,之后制成干海鲜,运往大凤朝各处。山珍海味是贵族桌上的膳食,能卖出高价。”

“京城的地有限,我们如今自己有米粮铺,都是靠从各封地收来再倒卖的,但如果自己种稻谷……”

裴七的眼睛亮了。沿途那么多河流,很多低势低的地方,找奴隶开垦成稻田,那就是源源不断的收成。

井康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裴曦。

如果只是做买卖,惜命好享受的曦公不可能亲自翻山越岭跑到这里毫无人烟的毒蛇猛兽之地。太子跟青鸾长公主不合,太子不满曦公处处针对,亲随军里早已经传开了,曦公这是在安排退路了。

大凤朝刚打完仗,这场仗是怎么打的,曦公出京前打成什么样,出京后又打成什么样,大家都看得见。公侯们都在等着太子姐弟反目,曦公选择这样的地方,显然是想避开将来朝廷跟天下公侯们的纷争。

以曦公的本事,将这里经营成一片安身立命之地,不成问题。

井康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便仔细听着曦公跟他们讲开垦这片地方的种种安排。

裴三郎告诉他们,沿途先建客栈,待建成客栈后,再沿着客栈开垦。

开垦出来的地方,优先划给有功的战奴。

得到土地的奴隶们,可以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盖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屋。房屋盖好后是他们自己的,可以传给子子孙孙。他们耕作的土地,上交三成产出,自己留七成。

“我们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再建成庄园,也不派庄园管事,而是派村长和卫队长。”

“村长管土地耕作、教村里的孩子识字、算数。当村长的人,一定要会识字、算数,最好有过当作坊管事、店铺管事的经验。卫队长则是带着一支十人的战斗卫队保卫村子,包括每天早晚训练村民们战斗,战奴中的十夫长担任。派过来的村长和卫队,给他们就近划分土地,安置家眷。”

“所有人在安家的地方都要登记户籍,增加人口或减少人口都要有记载……”

裴三郎画了五个村子,又在五个村子之中圈出一个地方,说:“五个村,挑居中的位置,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