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1 老翁的妙计和利口(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根本枉顾百姓的性命!”

“不肯担责任,这就是窝囊无能,他们不光懒,而且还怂!”

“第三就是贪腐!臣很清楚,这些龌龊官,肯定已经向各府县的富户们下手了,每个县聚敛十几万的救灾银钱,里面指不定要贪污多少呢!”

“当官的分大头,当小吏的分小头,有人吃肉,有人喝汤……反正就是不管百姓的死活!”

“懒政、懦弱、贪腐……这也算是读书人?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面去了!”

今天这翁同龢的表现让群臣们刮目相看,这完全是自己给自己的势力来了一刀,直接撕碎了读书人做官之后的所有丑态!

这样的表现让群臣目瞪口呆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话说到这里翁同龢擦了一把眼泪“臣恨啊……臣现在最恨的是,怎么天下所有的地方官都变成这个样子了?”

“如今这灾情严重了他们有责任,可是未来赈灾还得他们来出力办差!”

“朝廷是恨他们,但是还不得不用他们……呜呜呜……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官员们勾连在一起,成了势力!”

“这不是一府一县的特例,这是整个山西、直隶、河南、山东……乃至于全大清各省的通病啊!”

“朝廷治理国家还离不开这些人,咱们总不能他他们全都换了吧?都换了,这朝廷的根基也就乱了,也就没人在处理政务了!”

“哎……说到底,这救灾的各项手续都得这些人来亲自办!朝廷下发的粮食、药材、煤炭……终归要由他们亲自汇总盘账然后组织民夫人力,往下面的村庄里去发!”

“没有了这一批人,朝廷也就没有了执政的行政体系了,事情也就没法办了!臣想到这一点,那是五内俱焚啊!”

哎呦……说到这个份上,很多老臣已经听懂了,心说老翁高明啊,这是以退为进,明着是骂这些官员,其实潜台词是保这些地方官!

这是在暗自提示皇帝,这种贪腐早就成了法不责众的现实,不是你能轻易转变的!

如果不是同治帝这样的年轻君王,如果此刻宝座上做的是三十多岁的盛年君主,翁同龢是不会这样说话的。

正是因为老翁知道同治帝太年轻,是个冲动性格,他在清河两岸杀造反的八旗厂奴就杀了好几万。

这年轻人火力壮的很,脾气上来真有可能把四个省所有受灾的府县官吏都给抓起来杀掉,他可干得出来。

只能是以退为进,曲线救国慢慢给小皇帝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