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 错综复杂(第2/3 页)

大清隐龙 心净 2161 字 2024-02-27 10:08:16

藏在水下的黑鱼们都开始行动了,眼下看来最受益的不是别人,正是控制整个亚洲的琉球电报公司。

这个以肖乐天资金为主,并吸纳了英国、法国、美国还有满清四方势力股份而汇集而成的电报公司,这些天可算是发了大财了。

电报公司是私人的,就算朝廷发电报也得给钱,这是铁规矩,谁敢不接受肖乐天就有权利在公海上掐断人们和世界的联系。

所以无奈的很,虽说电报线拉进了各家大使馆,还有总理衙门、北海等地,但是坐在办公室内发报的政治家们,依然也得按月给琉球电报公司结算前。

而且那个时代电报行业绝对是暴利,在生意最繁忙的时候,居然一个字就要一块银元,一天发个几千字上万字的电报,那就是几千块上万块的银币啊。

这钱不花还不行,现在亚洲已经进入战争状态了,各方势力都在关注着眼前的这场战争,谁都希望自己最终能从中获利,现在可不是心疼电报钱的时候。

更要命的是,各国公使还有朝廷的各方势力,都有意识的用密文来掩盖自己的重要情报,除了满清傻乎乎的用明语发报之外,就连人家奕誴发电报都用的是暗语。

一份又一份的采购单送到了江南,人们知道奕誴不可能一次性要购买一千匹丝绸,二百斤春茶,五百斤生丝,六百件白瓷这些都是最原始的加密电报,只有奕誴的嫡系才能看明白这里的门道。

还有奕也是一样的,他的电文掺杂在朋友间的书信往来中,看似云淡风轻交谈的都是诗文经典,其实拆开里面的文字都有一道道命令在来回传递。

至于洋人就更别说了,财大气粗的列强更不会在乎那点电报钱,他们的密码电文更是长的跟裹脚布一样,钱花的如流水。

举个简单的例子,闽江口海战爆发的当天下午一直到第二天全天,仅仅一天半的时间,北京城英国大使馆就发出了九万多字的电文,其中有一半都是发向欧洲的越洋电报。

一天半的时间,英国大使馆共计支出电报费用42万银元!很贵吗?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天文数字了,可是对于一个帝国来说,这点钱就是毛毛雨罢了。

英国人真的快疯了,他们疯狂的不仅仅是这场大海上的战争,更是因为江南的这场钱票争夺战。上海的银行家们发疯一样的向北京公使发电文,向伦敦施加压力,他们千言万语就一句话,要求英国参战,必须要参战。

英国公使艾立国和参赞威妥玛这段时间被逼的就差找地缝钻进去了,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