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7章 【预防水灾】(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48 字 2024-05-29 14:48:01

后,众人随后抵达豫章,随后登上了天下四楼之一的滕王阁。

其实现在这座滕王阁,跟唐朝王勃所见的滕王阁,已经大相径庭了。

原因是滕王阁经常遭遇火灾,历史上重修了近二十次。光是康熙年间,滕王阁就被大火焚毁五次。但因为滕王阁实在太有名,所以每次焚毁之后,都有人愿意重新修葺。

现在这座滕王阁,是兴建于乾隆元年的,由当时的总督、巡抚修建。虽然如今已过去三十余年,但是该楼依旧巍峨耸立。

站在楼上往下观看,遥想千百年前古人的风姿,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

……

在豫章逗留一天之后,众人再度乘车经瓷都来到黄山。

值得一提的是,通了列车之后,瓷都的瓷器贸易直接翻了四番。

以往瓷都的瓷器要出货,往北方出货,要先走陆路,再走水路;往南方出货,则只能走陆路,不只时间长而且成本也高。

现在通了铁路之后,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能够直通南北,甚至可以直接运到内蒙、中亚、东欧、北欧、西欧、南欧、中东、天方等地。

那些地方对于国产瓷器可以说是相当喜爱,也因此瓷都的老板各个都发了大财。

而黄山的风景也是极好的。自古有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项南带着众嫔妃、众阿哥、众大臣等,好好的游览了一下黄山。

等逛完黄山之后,随后才又上车前往苏杭。

到了苏杭,项南先去视察海塘。

所谓海塘是指沿海岸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又称为陡墙式海堤。

由于钱塘江每年都发大水,海水倒灌入陆地,会造成不小的破坏。

而钱塘一代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越国国都,十分繁华。

隋朝开凿大运河,苏杭正好处于交通枢纽,号称“咽喉吴越,势雄江海、水牵卉服,陆控山夷”,因此当地经济飞速发展。

唐朝末年,苏杭一地的纳税金额,就占到全国税收的百分之四,有唐诗盛赞此地曰:“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极言其富庶繁荣。

到了南宋时期,苏杭更一度成为国度,因此就更加繁盛了。而到了元明清三朝,苏杭的地位依旧极高。

所以为了防止这座经济大市被海潮侵害,历朝历代都筑造了海塘。其中尤以乾隆年间修筑的海塘最为坚固可靠。

因为堤坝都是用钢筋混凝土筑造,凝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