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1章 【兴办学校】(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48 字 2024-05-29 14:48:01

后吧。自你出征之后,她天天替你忧心,每天都去安华殿替你祈福。”项南又道。

“是,皇阿玛。”永璜点头道。

……

平定大小金川之后,项南在朝中和民间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

随后,他便对科举进行了深化改革。

以往科举虽然都是考八股文章,但考出来的其实并不都是书呆子。

毕竟全国数百万读书人,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科举,而且每次录取进士只有两三百人而已。等于说,一万人中才有一人有幸考中进士,才有当官的机会。这样的人不聪明是不可能的。

可是这样的人虽然聪明,但是学科都太偏,全都是文科,写文章固然是一流的,可是在理科、工科方面大多不过关。

也因此,历朝历代,理科都长期得不到重视,很多科技发明,甚至被称为是“奇淫巧技”而大加贬斥。不仅导致很多有用技术失传,也导致科技创新停滞不前。

这样自然是不可以的。要知道最近百年,是西方诸国科学技术爆发的黄金时期。航海技术、火器技术、蒸汽机、电磁学、化学、物理……都在突飞猛进。

只有国人还抱着几千年前的《四书五经》不放,裹足不前,大大落后。因此项南才决定改革科举。

他在乾隆六年时,就已经在县学、府学、州学、国子监等国办学校中,加入了地理、物理、数学、外语四大科目。

并在随后的科举考试中,增加了这四门学科。当然名义上,这四科成绩只是做参考,不计入总分。

但是现在项南要求这四科的成绩,会占到科举总成绩的一半。也即是说,就算八股文章写得好,得了一百分。其余四科一窍不通,那也只有五十分,也是不及格的。

如此旨意之下,许多读书人直接傻眼。

因为之前项南在县学、府学、州学、国子监增加学科的时候,他们并不在意。

因为官学招得学生有限,而且很多读书人看不上县学之类的官学,平时只是去点个卯,自己在家里温书,或者去民办学堂,或者上自己家私塾……因此他们对这四门学科,几乎是一窍不通。

如此一来,朝廷科举要考这四门学科,而且分数占到总成绩的一半,可把他们急坏了。

他们就算满腹才学,把《四书五经》都研究透了,可是对地理、物理、数学、外语一窍不通,那也没办法考中的,这可如何是好。

好在下次科举还有三年,他们赶紧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