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9章 【执教北大】(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48 字 2024-05-29 14:48:01

可以说,《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虽然原着是黄仁宇,但项南基本是重写一遍的。

这本书推出之后,同样赢得了学界的关注。

其实研究明史的学者很多,研究的深刻程度,相比《万历十五年》更深。

但这本书之所以还会引起关注,主要就是它独特的大历史观,拓新了学界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新的工具,开创了史学研究的先河。

所以,项南凭借这一创举,一举成为学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清华、北大、燕大、复旦、东大等诸多名校,都因此向他递来橄榄枝,希望他能够去讲学,去担任教授之职。

……

相比北师大,项南自然愿意去北大、燕大、清华当教授。

一方面,这些学校知名度更高,是全国知名的高校,比北师大要高出一筹;

一方面,它的教学资源也最丰富,里面的教授、学生都是国内一流,不乏国内顶尖学者,以及未来青史留名的人物;

一方面,北师大的校长葛立本就是位官僚,并无教书育人,报效国家的信念,只知道一味钻营。只要他在一天,北师大都不会有好的发展。毕竟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而项南之所以去北师大,一方面是为了追冷清秋;一方面也是想因此成名,以便保护金家的安全。毕竟身为名士,总是受优待的。

如今他已经追到冷清秋,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加入北大、清华,无疑能让他的知名度更高一筹。

而且,民国时期的名家,很多都是在各个学校间游走,因此项南跳槽的举动,并不会惹人诟病。因此他全无心理负担。

不过,在跳槽之前,他还是跟冷清秋商议了一下。

“清秋,你有没有兴趣转去北大读书?”项南问道。

“去北大?!为什么?”冷清秋疑惑的道。

“北大教育资源更丰富一些,而且我也想去北大教书。”项南解释道,“你当初之所以报考北师大,也是因为它不收学费。

而现在你靠着写作,已经赚了不少的钱。北大的学费对你来说,已经不算是太高的费用。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我觉得你去北大更好,你自己觉得呢?”

北大每学年的学费是六十银元。对普通家庭而言是难以承受之重。因此为了求学,冷清秋才选了免学费的北师大。

如今她靠着写《上错花轿嫁对郎》,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女作家,收入也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