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4章 【明朝那些事儿】(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48 字 2024-05-29 14:48:01

前朝到后宫,从平民到富户,多角度、多维度的介绍明朝景象,让读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明朝历史。

……

《明朝那些事儿》随即在《京报》连载。

因为语言风趣幽默,故事又通俗易懂,所以连载之后,很快便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虽然不及《射凋英雄传》、《仙剑奇侠传》、《楚留香》、《绝代双骄》等武侠小说那么受欢迎,但在历史读物领域,绝对算得上首屈一指了。

因此京城学界也开始注意到项南。

虽然《明朝那些事儿》太通俗,没有什么学术研究价值。但是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能够写出这样的历史读物,也算是很不错的了。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燕西,你写得《明朝那些事儿》我看了。虽然写得浅显,但你能写,且有自己的见解,已经算是不错了。”金铨笑道。

“是,父亲,我也是受您的影响,才对历史产生兴趣。”项南点点头道,“读史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我都觉得获益良多。”

“好,将来我们金家出不了总理,出一位大学问家也是好事。”金铨得意的笑道。

所谓人遗子,金满楹;我遗子,唯一经。书香门第,诗书传家,其实并不比为官为宦差。

因为只要有学问,人才可以一茬茬培养。哪怕一代没落也没关系,第二代、第三代终有起来得时候。

就像《红楼梦》中的林如海,虽然是勋贵之后,五世而斩。但他自己通过科举,高中探花,历任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等职。

若不是突然亡故的话,林如海极可能入阁拜相。到时候,富贵闲人贾宝玉都配不上林黛玉。

……

《明朝那些事儿》一直出着,项南在学界的知名度,也在慢慢提升。虽然暂时谈不上什么地位,但起码学界都知道有他这一号。

来到四月份,吴佩芳、程慧厂在同一天相继顺利生产,可谓双喜临门。虽然两人生得全部都是女儿,但金铨、金夫人依然都非常高兴。

添丁进口,对他们这个家族来说,是最好的消息。因为对大户人家来说,养孩子并不吃力。而人丁兴旺,家族才能绵延不绝。

金铨为两个孩子分别取名金同、金双,而且特地请了戏班来唱堂会,大大的热闹一场。

“玉芬、秀珠,也要加把劲了。”金太太笑道。

白秀珠倒还罢了,毕竟结婚还不到一年。王玉芬却是有些惭愧。结婚都已经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