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江山如此多娇】(第2/3 页)

拯救诸天单身汉 纪墨白 1048 字 2024-05-29 14:48:01

搬到新家后,已进入冬季。

项南开始带领工人为果树过冬做准备。早施基肥、冻前灌水、地表覆盖、骨干涂白……另外,葡萄树还要覆土保温,总之都是事儿。

也幸好进入冬季,村里也进入农闲季节,乡亲们正好都闲着没事,所以都请来果园帮忙。

项南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乡亲们也能多赚一点零花钱,一举两得。

……

十一月份,果园的活儿差不多干完了。

项南随即躲在家里,安心的搞创作。

其实,他现在很有钱,几万乃至十几万的稿酬,在他看来,都已经不算什么。

不过,项南还是没打算放弃写作。

原因是在网络兴起之前,作家是最有话语权的人。

不说民国时期,鲁迅、老舍、曹禺,如何以自己的作品发声,激励全国人民的士气。

就是八零年代,也有刘芯武的《班主任》,掀起伤痕文学的风潮;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引导全社会探讨人性的真实;王蒙具有暗喻色彩的《坚硬的稀粥》更是直接触及了改革的深水区域……

项南如果不继续写作的话,他只能算是个有钱人而已。

中国有钱人多得是,这些年,已经有大批先富起来的人。

可是,掌握着话语权的人就不多了。

而没有话语权的有钱人是很脆弱的。

《大江大河》里,杨巡那么有钱,也是说抓就抓。一个投机倒把罪,就能让他喝一壶。

项南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会放弃写作。

他要用手中的笔,保护他兜里的钱。

不然这么大的果园,这么漂亮的别墅,想不惹人眼红是不可能的。

……

项南随即开始写《江山如此多娇》,写的就是吊庄移民的故事。

不过,故事是从一百年前写起。

项南准备写一部史诗级的长篇巨着,包括清末、民国、建国、现在四个时期。

用新旧社会,人的命运的不同,来对吊庄移民工程进行歌颂,对国家扶贫工程进行讴歌。

为了写好这本书,项南也是参考了西海固的县志、寕夏的历史研究档案,以及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等收集齐了资料之后,他就开始写了。

而与此同时,安家、李家,以及项南家,也都第一次用上了暖气。

安家、李家的暖气、炉